Skip to content

Quote

我想結束這一切

  • Quote

我常常在想,我們對他人的認識,並不是來自他們告訴我們的話,而是我們的觀察。別人可以隨心所欲,想對我們說什麼就說什麼。人家說「很高興認識你」的時候,實際上在想的是不同的事情,是在下某種判斷。「高興」從來不是他們真正的想法或感受,不過他們就是這麼說,我們也只能聽。

「這真奇怪。有機會可以看見金星,大多數人卻都在看電視。如果你當時也是,我無意冒犯。」

『我存在的意義,在於生命對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或者反過來說,我自己是對世界提出的一個問題,而我必須傳達我的答案,因為若不這麼做,我就要仰賴世界的答案了。』

親吻牽涉到兩個人。你不可能單獨成為最棒的接吻家。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匆促踏入婚姻,陷在糟糕的感情關係裡,而且這種情形不分年齡,因為他們無法安然接受自己孤身一人。」

我們相信某些幫助我們理解人生的建構物。不只是去理解,而是當成一種提供安慰的手段。跟某個人共度餘生會讓我們比較幸福,這種觀念並不是關於存在的固有真理。我們只是希望這個信念成真。

也許我們就是這樣判斷一段感情是否真實。先前與我們無關的他人,以一種我們從未想過、或者從來難以置信的方式來認識我們。

然而在具體層面上,他現在已經完全不同於照片裡的那個孩子。他的意思不只是他的外表不一樣了,而是說在那幅影像裡捕捉到的每個細胞都已經死去、脫落,被新的細胞所取代。

無處可逃

  • Quote

意思是,當達碧還在年高中時,癌細胞就在她媽媽體內生長了。當她說謊解釋皮包裡為什麼會有一張破損的西爾斯百貨標籤時,癌細胞就在那了;當她嗑了劣質搖頭丸,手腕上戴著綠色螢光手環,在凌晨三點昏昏沉沉開車回家,噙著淚水的媽媽在門廊上大罵她是賤貨時,癌細胞就在那了。那個看不見的傢伙始終棲息在媽媽肩膀上,偷聽她們說話。媽媽一在慢慢死去,但兩人都毫無所覺。

珊蒂似乎很喜歡把他當孩子照顧,彷彿這樣才能給自己恨他的理由。

節錄2018 CENA「WHY we focus on Okinawa? Similarities btw. Jeju & Okinawa」簡報

  • Quote

從琉球到沖繩

琉球國(1429-1897),與日本、中國政權有緊密關聯,包含漁業上的合作、進貢或被入侵。

日本本島與琉球長期有著領土爭執,1870年是重大的轉捩點,日本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編入鹿兒島縣,名稱也改為琉球藩(琉球處分)。

與琉球滅亡相關的關鍵字:與中國貿易關係停滯、日本曆取代中國年曆、日本軍隊駐紮、審判權和警察權被剝奪。

沖繩島戰役

二戰期間,沖繩被日軍犧牲用來拖延戰爭與保護本島(以防禦為目的);戰敗後,沖繩人民被軍方強迫集體自殺,半數居民因戰爭死亡(同時是軍事傷亡的一半,近10萬人)。

美軍在北部攻佔讀谷機場及嘉手納機場、並將伊江島建成日後空襲日本的空軍基地。

5月29日美軍攻佔南方的首里城後被視為沖繩戰役結束。

日軍利用沖繩的峭壁地形建立許多暗堡、洞穴和坑道的防禦工事。著名的有讀谷跟八重瀬町的天然熔洞。

美軍基地在沖繩

日韓兩國的美軍基地數量分別是135及26個。其中日本有7成的美軍基地設在沖繩(而沖繩只佔日本領土不到百分之一)。

基地給沖繩當地居民帶來空難、環境(海洋污染與噪音)、犯罪層面的危害與威脅(美軍不受日方公權力管轄)。

沖繩政治與社會運動

從1972沖繩回歸前後開始,沖繩縣也和本土一樣出現了保守派與革新派的對決(自民黨及社會黨),勞資關係與基地問題持續強化兩派的對立,2010年後,在邊野古搬遷問題上,兩派開始有合作關係;對美軍基地問題持強硬立場的翁長雄志當選知事。

1960至今,著名的社會運動有:

沖繩回歸、一英呎/腳運動(紀錄與傳達戰爭真實情況)、沖繩和平運動(反基地、反歧視、公民教育及戰後平反)、反美軍暴力運動(平權運動)、All Okinawa(反基地搬遷的政治對抗)、自由民主運動(學生發起)

戰後歷經的苦難,一連串針對土地與人權的全島鬥爭活動,正不斷型塑著沖繩人的身份認同。

沖繩與濟州的比較

觀光

2008年前兩者觀光人數非常相近,大約500萬人次,2009年後濟州觀光人次以近三倍成長,大幅超越沖繩。

島的歷史

沖繩與濟州島歷史上都曾有過王國統治期,沖繩有琉球國(Ryukyu)、濟州島有塔美納王朝(Tamna),曾附庸於百濟、新羅、高麗王朝。

文化

有各自的島嶼特殊建築以及兩者都有吃豬肉的飲食文化。

戰時與戰後經歷

戰時大量的居民犧牲;戰後面臨轉型正義與美軍基地問題。

source:

48949_47257_CENAプレゼンマスター版.pptx

ref:

「沖繩的自我認同」與沖繩人的自決權

強國秩序下的列島

沖縄平和運動センター

1フィート運動 – 太平洋戦争とは何だったのか

SEALDs RYUKYU

東方主義Orientalism

  • Quote
2003新版序

我們正確地知道,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永遠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意識:但為何我們不能對帝國主義的所作所為以及東方主義持續至今的行徑,也從認知的層面脫胎換骨?

想實踐奧爾巴哈與其前輩談論並嘗試的與文學理解方式,主要的條件就是讀者要感同身受且主觀地進入文本的生命當中,並從其時代與作者的角度來觀照。「世界文學」運用的語文學並不會疏離與敵視不同的時代與文化,而是要以寬闊胸襟與溫暖善意來發揚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

認識東方

對「臣屬民族(subject races)」的知識,或對「東方人」的知識,都使得歐洲在統治東方時,方便並且有利可圖。知識帶來權力,而更多的權力,需要更多知識,如此形成了資訊和控制的辯證關係,一種讓歐洲有利可圖的辯證關係。

東方像一個判決的對象(好像法院判例)、一門被研究的學問(好像在課程中)、一個被規訓者(好像在監獄或學校裡),或是像一隻被描繪的動物(像在動物學手冊中)。而重點是在這樣多的比喻性的個案情況下,東方完全是被西方的霸權用控制性的框架(dominating framework)所涵蓋和再現。

在文字上,歐洲掌控了更多的東方知識。而歐洲大舉擴張領土的時間,正好和「東方主義」的知識和研究機構大幅擴充的時間相吻合。從1815年到1914年的一世紀內,歐洲直接控制的地球表面積從35%,暴增到85%,每一個大陸都被影響了,最徹底的就是亞洲和非洲。

某方面而言,東方主義就好比圖書館或資訊檔案,被大眾一致地認定、遵守。但這些檔案,其實是依照一套家族相似的概念,和一些西方社會已經證明有效的價值觀,二者的規範下收藏的。

簡單的說,東方主義是一套型塑思想的條件限制,而不是一個正式學說。

東方學專家的觀念,在19世紀和20世紀,分別採取了不同的形式。最早的形式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出的東方文學,突出的文學表現是承繼歐洲文學傳統。我假定,這就是近代「東方主義」的發軔,也是所謂的「東方文藝復興」的起源,就如同奎內所稱。突然之間包括政客、思想家、藝術家,都對東方興起一種新的關注:從中國到地中海。這種東方熱的風潮,部份因為來自東方新的文本,如梵文、波斯的祆教經典、阿拉伯文被西方發現、翻譯,但同時也是一種新的東西方關係已開始的影響所致。對我的目的而言,這心關係的關鍵歷史事件,就是拿破崙於1798年征討埃及。

東方作為一西方知識的集合體就被西方現代化了。

其實這種針對東方的特殊研究,就是「東方主義」,特別之處在於它強調有用(因為研究範圍有限),而和其他的知識形式分離。為了讓這種知識有用,環繞著知識的產生過程,同時是一個階層式的權力主體的形成,階序由低而高的方向,就是由東而西,形成一個嘲諷性的存在的鎖鏈(chain of being)

想像的地理和其再現:東方化東方

有兩個突出的指標:第一個指標是史瓦柏在其著作《東方的文藝復興》所對東方主義定下的百科全書式定義。史瓦柏認為,大約在1765年到1850年期間,歐洲博學的東方專家以科學方法發現的東方事物之外,東方主義基本上更是一種「流行病」,影響了歐洲當時每一位主要的詩人、論文家、哲學家。史瓦柏認定的東方,指的是無論是業餘或專業的,凡是對任何有關亞洲事物感到狂熱,而亞洲在這些人心目中,等同於異國情調、神秘、淵博廣大、萬物根源的等等特質,這種狂熱心態,基本上與歐洲在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心態相似。當時把歐洲一切根源都歸功於希臘、拉丁古物,十八、十九世紀則再把目標移到東方。

研究東方主義產生的,除了一些有關東方的「正面」知識外,也是一種次級的知識——潛藏在神秘的東方神話故事中。或是可以說,塑造東方人成為高深莫測的刻板印象,以訛傳訛,就像啟南所用的最恰當形容:「東方變成歐洲集體對東方的白日夢。」

東方主義本身除了引發很多模糊的欲望、衝動等直接的意象聯想,以及抽象的引申寓意之外,那些研究東方主義的西方學者的心態,似乎更能印證,李維史陀所說的「具體科學」(a science of the concrete)的情形。就像某些花草,也許不能吃,但原始的心靈需要秩序,因此原始部落需要給每一種花草,一個安全、適當,可以方便隨時再擷取、發現的位置。如此,每一種事物在原住民心中都有一個角色,形成整體可以辨認的環境。原住民這種「基礎分類」,自有其獨特邏輯。就是這種邏輯,使得某些事物在一個社會是高雅、慈悲的象徵,到了另一個社會就是有害的東西。因此,任何一種分類的邏輯,都不是如預期的理性,也不是普遍適用的。凡是可以看得到的事物,都是經過人為分類、便別的,人們對他們的評估也是武斷的;只要有衡量價值,就會有爭議。

歐洲人心目中的東方,也游移在兩極:一個是西方人可以回溯的東方舊世界,如伊甸園、天堂,並以西方的觀點,來重建一個舊世界的新版;令一個東方是探險家哥倫布所發現並要建立一個新世界的地方。當然這兩個東方,彼此無法清楚地畫界,然而就是這種搖擺於兩者之間,異國誘惑的吸引力,和分不清的混淆,令人愉悅的特質,使得東方的概念變得有趣。

在東、西交流時,一個新的中介性範疇(category)興起:這個感知範疇就是,它容許西方人在看到生平第一遭的東方新鮮事物時,還是用舊的東方主義版本的眼光看待。就本質而言,這個範疇不是要接收新資訊,而是一個控制方法,目的要控制既定觀點不要被威脅到。如果人心必須驟然和全新的生命形式打交道——就像中世紀初期的歐洲人看待伊斯蘭教一樣,整體來說,歐洲人的反應是保守和防衛性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視伊斯蘭教為詐欺,而認為伊斯蘭教根本就是基督教扭曲變形的新版本,他們根據的就是歐洲先前的宗教經驗。

丹尼爾(Norman Daniel)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事實上影響基督徒如何認知伊斯蘭教的關鍵,就是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作類比:既然耶穌基督是基督信仰的基礎,基督徒就不正確地假設,穆罕默德之於伊斯蘭教,就好像耶穌基督之於基督教。因此,伊斯蘭教就被西方封了一個爭議性的名稱「穆罕默德教」,還加了不好的封號——「騙子穆罕默德」。

從貝德(Bade)到馬丁路德等歐洲宗教領袖,都曾有過的大歐洲企圖——他們要把一個再現的東方放在歐洲面前,以和諧相容的方式,把歐洲和東方一起推上舞台。基督徒的想法就是要和穆斯林說清楚,伊斯蘭教只是「走錯方向的基督教版本」。

當迦蘭說,海柏格滿足了一般人的期望,我想,他不是說《東方目錄》一書想改正西方大眾已接受的東方概念,而是指這位東方學專家的書,更進一步證實了讀者眼中的東方。海柏格既不嘗試、也不希望改變西方人根深蒂固的東方主義式的認知方式,《東方目錄》只是把偏見下的東方,再現得更清楚、更完整了。

塑造類型的限制,原本的用意就是要人瞬間毫無困難抓住一個類型,不過海柏格筆下對穆罕默德的角色塑造,卻是一個映像,因為「假先知」這個映像是那叫「東方」的整體戲劇再現的一部分,而它又是來自《東方目錄》所再現、塑造出的。

東方主義因而在此發揮了三方面的影響力:一是對東方,二是對東方學專家本身,三是對西方世界那些消費東方主義的讀者。我想,低估三方面交互影響形成的力量,絕對是錯誤。因為對東方而言,它被西方糾正、懲罰,正因為它置身於歐洲邊界之外,也就是外在於西方人心目中的「我們的」世界。東方因此被東方化,這個過程,不只使東方變成東方學專家的專業領域,也強迫原本未受他們影響的一般西方人,要接受他們所編定的東方符碼,認定這就是真的東方。

 

伊凡.伊里奇之死

  • Quote

他只知道,這種場合在胸前畫個十字不會出什麼差錯。至於是否也需要鞠躬,他不太確定,所以他選擇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走進房間後,他變開始畫十字,頭微微前傾,像是在鞠躬的樣子。

他的臉,如同所有遺體,變得更好看了一些,主要是——變得比他活著時還要更加意味深長。臉上的神情似乎在說,該做的事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得規規矩矩。

伊凡.伊里奇並沒有明確要結婚的打算,但當這位姑娘愛上他以後,他便問自己:「所以,到底為什麼不結婚?」

這麼說好了,伊凡.伊里奇結婚,是因為他愛上自己的未婚妻,且他發現她也認同自己的人生觀,若說他結婚是因為他圈子的人撮合的,實在對他不公平。伊凡.伊里奇會結婚,是因為這兩個想法:他很高興能夠娶到這樣的妻子,此外,他做了一見金字塔頂端的人們認為正確的事。

他一天不在家且不像她一樣憂愁,她就不會停止她的惡言惡語。

他僅要求家庭生活讓他有飯可吃、有女主人照料和有床可睡,更主要的是——表面上看起來體面,以符合社會的期待。除此之外,他也會在其中尋找快樂,若能找到,他便心存感激;若遇到妻子的攻擊和埋怨,他便立刻逃到自己獨立、封閉的工作世界裡,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然而,這對夫妻偶爾還是擁有濃情蜜意的時光,但這些時光往往稍縱即逝,好似這對夫妻暫時依附於某個島嶼,不久他們又落入心懷仇恨、相互疏遠的汪洋大海中。

在處理事務時,必須要排除一切會影響公務正常運作的生活雜務:不許與人建立任何工作以外的關係,產生關係的理由也只許與工作相關,且關係的本身只能與工作相關。

他學習凱斯維特邏輯學的直言三段論時,學到的例子是:「凱薩是人,人會死,所以凱薩會死。」對他來說,這輩子只有用在凱薩身上時是正確的,不會用在他的身上。那是凱薩這個人,一般的人,所以是正確的;但他既不是凱薩、也不是一般人,他一直是完全、完全不同於別人的人;

對伊凡.伊里奇來說,最大的痛苦是謊言——所有人不知何故都對他說謊,說他只是生病了,不至於死,只需要保持冷靜,好好治療,到時就會有好消息。

他步入死亡的過程是很可怕、令人恐懼的,但他發現,這段過程竟被周圍所有人、被他一輩子所謹守的「體面」,貶低成偶然的不愉快、某種程度的有礙觀瞻(對待他的方式,彷彿他是一位散發惡臭走進客廳的人);

伊凡.伊里奇在經歷長久的折磨之後,有時最渴望的——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承認——是想要像生病的小孩一樣,受到別人的同情。他想要被寵愛、親吻,想要有人為他流淚,就像在寵愛、安慰小孩一樣。

當那些造就現在伊凡.伊里奇的一切開始出現時,那些曾經認為的快樂,現在在他眼前逐漸消融,變成微不足道,或往往齷齪可鄙的東西。

她的服裝、她的身材、她臉上的表情及她的聲音——都告訴他:「不對勁。你過去和現在生活的方式都是謊言、欺騙,它們向你掩蓋了生與死的真諦。」當他一開始這樣想,他的那股厭惡感,以及隨之而來的身體上的痛苦與折磨,和無法逃脫眼前死亡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忽然間,他恍然大悟,那一直折磨他的、不離開他的東西,突然間就從兩旁、從四面八方一下子都離開了。心疼他們,就必須做點什麼,好讓他們不那麼痛苦。使他們、也使自己擺脫這些痛苦。

「死亡結束了,」他對自己說:「再也沒也死亡。」

榮格:潛意識的研究

  • Quote

不一定要用夢作為自由聯想的起點,才能發現病人的情節。這說明誰都可以從周遭的一點直接進入核心。你可以從古斯拉夫字母開始,也可以從沉思水晶球、祈禱輪或現代畫開始。

夢有特殊意義,經常由於情緒波動和內容的習慣性情結所引起。通常,夢有個明確、目的明顯的結構,表示一個基本的觀念或意圖。

榮格理論與佛洛伊德理論的關鍵差異是:榮格認為人類心理由好幾種情結構成,而且許多情結彼此形成二元對立。佛洛伊德認為戀母情結(伊底帕斯情結)是普遍共通的,也就是所有兒童都面對伊底帕斯情結帶來的發展挑戰。而伊底帕斯情結也是絕大部分心理疾病的中心。隨著榮格與佛洛伊德決裂,兩方代表的理論也分歧了。

個人情結有其個別歷史,原型特質的社會情結也有其個別歷史,當個人情結只產生個人偏見時,原型卻製造全民族以特色的神話、宗教和哲學。我們視個人情結為個人意識的補償,同樣宗教神話可以視為人類集體的精神治療。

榮格主張,不要把夢境拿來自由聯想,專注在夢本身(實際形式及內容),排除所有可能引起的聯想。舉例來說,一個人也許會夢到插鑰匙在鎖孔裡,揮動一根粗重的棍子,或用一根撞槌打破一扇門。每個動作都可以視作性的比喻。但事實上,他的潛意識為了本身目的而選擇這些特別意象的其中一種──鑰匙、棍子或撞槌──也含有重大意義。真正的任務是去了解他為什麼夢到鑰匙而不夢到棍子、夢到棍子而不夢到撞槌。有時我們甚至會發現這些意象根本與性行為無關。

許多人錯誤地高估意志的重要性,而且認為如果沒有決定或意圖,他們的心靈就空空如也。但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區別有企圖和無企圖的心靈內容。前者是源自於自我性格,後者卻是興起自一個與自我不統一的根源。

我們用以處理清醒生活的觀念,並非如我們所認為的那麼正確,也沒有那麼容易了解。相反的,它們的意義會因我們愈深入檢討而愈不正確,原因是我們所聽聞或經驗的任何事都能變成潛在的。

意識愈受到偏見、錯誤、幻想和幼稚的欲望所影響,早已存在的鴻溝也就愈寬闊,成為精神分裂,而且令生活矯揉造作,與正常的本能、性格相去甚遠。

為了精神穩定和生理健康,潛意識和意識必須完整連結,且要齊頭並進。如果這兩者分裂,心理馬上就會產生毛病。

任何夢象徵都不能與個體所夢到的象徵分開,而且沒有那種解釋,可以把夢的意義說得十全十美。夢境是十分個人化的,而且它們的象徵也不能被分類、歸納。

盡你所能學習象徵,然後在分析夢時把象徵全部忘掉。

我的直覺是由突然而出乎意料的洞察力組成,使我認清我的夢意指我自己、我的生活和我的世界,以及我的整個實體,都在和另一個具有理想和追求自己目標的奇異心靈所建立的理論架構對抗。

治療僅限於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分析者和被分析者之間,誰會支配誰?為了這個原因,我放棄了催眠治療,因為我不願意用自己的意志壓迫別人。我希望治療的過程完全發自病人自己的人格,不再為我的提示所影響。我的目的在於保護維持病人的自尊和自由。

個體是唯一的實體,我們愈是輕視個體,一味朝著人類抽象觀念走去,那我們會越走越錯,跌進迷陣。

記號往往比呈現的概念意義少;象徵往往代表某些比表面和直接意義更多的東西。

我很懷疑夢是睡眠的保護人這個理論,因為夢通常會打擾睡眠。夢採取的形式當然是潛意識的,在潛在意識的狀況裡,它們失去明確的定義,因此夢不能產生確定的思想。

為什麼夢境意指一些與內容似乎不相關的東西?原因是夢的內容是象徵的,包含不止一個意義。

宗教是有集體性質和起源的象徵。信教者假定這些意象是神性的起源,懷疑者則說它們是被捏造出來的。然而這兩者都有錯。事實上,它們是集體表象,從初期的夢和有創造力的幻想放射出來,而且這些意象是無意識、自然而然的表明,不是杜撰出來的。

感覺(感官認知)告訴你某物存在;思考告訴你那是什麼東西;感情(理性的)告訴你那東西是否宜人;直覺(非理性)告訴你它從哪裡來和它的動向。

我們一般說本能是生理上的衝動,而且被感官認知,但同時,它們也在幻想中表現自己,往往只以象徵的意象顯現,這些表現就是原型。它們沒有已知的起源,而且隨時隨地複製自己。

就像本能一樣,人類心靈的集體思想模式是天生和遺傳的。關於這類思想模式的感情表現,是全世界一樣的。

在突然改變性情的個案中,我們可以證實原型在潛意識中曾工作過一段時間,巧妙地安排會導致危機的環境。

其實,潛意識看來可以像意識一樣調查事實,並且從中得到結論,潛意識甚至利用一些事實,預期它們可能的結果,因為我們沒意識到這些結果。

因此原型有其本身的本能和特殊能力。它們的作用就像情結,隨自己喜歡任意來去,妨礙或修正我們有意識的企圖。

康德,浮士德,「一開始就是實行。」

現代人可以免除每天向神求助、可以實行自己的目標,也可以順利地把自己的觀念帶進行動中(有志者事竟成)。然而未開化之人似乎還得被恐懼、迷信所阻礙(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儀式)。其實現代人的神和魔鬼根本還沒消失,只是換了新的名字罷了。

如果我們視人類是一個個體,那我們了解人類就像一個被潛意識力量迷住的人,而我們又喜歡把某些問題藏在分開的抽屜裡。但這就是我們該多考慮我們在做什麼的原因,因為人類現在受到逐漸超乎我們控制的自創和嚴重的危險所威脅。換句話說,我們的世界像神經病患一樣的分裂。就像西方人逐漸警覺到東方侵入的權力意志,了解自己必須採取額外的防禦措施,而同時,又以他本人的道德和好意自豪。
他沒看到的是自己不道德的一面。因為他藉著良好的國際習例掩飾,但共產國家令他當場出醜。
這種事態說明西方社會這麼多人無助的感受。他們開始了解面對他們的困難是道德問題,試圖以武器和經濟政策來解決這個問題,顯然於事無補,兩不討好。現在我們許多人都知道道德和精神的方法比較有效,因為這兩者能提供我們免疫性,以對抗經常增加的傳染病。但所有這種企圖都證明是無效的。只有我們看見自己的陰暗面,才可以對任何道德和精神的傳染病和暗示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共產世界有個大神話,它是金色年代、天堂的原型夢。在這裡,每件東西都很足夠,可以大量供給每個人,而且有個偉大、正直且聰明的酋長統治這個人類幼稚園。這有力的原型在其初期的形式就抓緊所有人,我們甚至以自己的幼稚支持它,因為我們西方文化也是在同樣的神話裡。我們潛意識地珍愛同樣的偏見、希望和期待。我們太過相信社會福利國家、世界和平、人類平等、不朽的人權、公正、真理,以及地球上的神國。
令人難過的事實是,人類的實際生活包含一種無情對立的情結——白天與黑夜、生與死、幸福和災難、善與惡。我們甚至不能確定那一樣會壓倒另一樣,即善征服惡,或快樂打敗痛苦。生活是個戰場,它永遠是這樣,不然生存會結束。
一點不錯,這種人類的內心衝突早已令早期的基督徒渴望末世來臨,或是佛教徒排斥所有塵世和雜念。如果他們沒有與特別的精神和道德觀念合作,盡量修正他們否定世界的偏激看法,那很明顯,他們早就自我毀滅了。
我之所以強調這點,完全因為在現今社會裡,有幾百萬人對宗教失去信心,這種人不再了解他們的宗教信仰。當生活順暢如意時沒有宗教信仰,損失是絕對看不出來的,但當逆境或痛苦來臨時,情形又不一樣了,那時,大家就開始尋求方法,反省人生的意義,找尋痛苦經驗的真諦。
有件事情很有意思——去看心理醫生的猶太人和基督徒人數,比天主教徒多,不過這是可以預期的,因為天主教禮拜堂仍然有責任治癒人類的靈魂。人若是只斷然相信有意義的生活方式、神或不朽,一談到死亡就會覺得太刺激。自太古以來,人類就有種「超人」和來世樂土的觀念。只有今天,我們才認為我們可以在沒有這種觀念下過活,有人假設這種觀念是假的。我寧可說它們確實是真的,因為這種概念從史前時代就伴隨人類生活了,而且在任何刺激之下,仍舊會從潛意識突破進意識裡。

宗教象徵的任務是給予人類生活一個意義。

人類早已看出神話的內容似乎不可信,因此他們想使神話成為一種普遍可了解的形式。

因為科學的知識過於成熟,我們的世界變得失去人性,人類感到自身在宇宙間孤立,因為他與自然無涉,而且失去與自然現象的潛意識認同。

我知道佛教徒會說:如果人類遵從八正道的信條和對自我有真切的洞察力,則萬物無一不得宜。基督教告訴我們:只要人類信仰上帝,我們就會有個更完美的世界。而理性主義者堅持:如果人類有才智和理性,我們所有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問題是他們沒有一個設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那些有理性的知識份子還不曉得意識並非他全部的心靈。